强心冲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理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
冠心病是造成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原因,CHF患者死亡率比较高,但随着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以及ACEI类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目前单纯使用西药对于心衰的治疗,在缓解症状、延缓病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长期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同时容易出现副作用。近年来,中药治疗慢性心衰多采用温阳利水法、活血化瘀法、益气养阴法、健脾利水法,且多合并应用西药,临床疗效不一,而且中药治疗CHF还未建立统一的治疗法则,缺乏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观察及规范的中药治疗CHF的作用机制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多为急性心衰,对慢性心衰的实验研究,存在着造模困难,模型标准化程度较差等情况。同时针对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机理研究,国内尚开展较少。基于此点,为弥补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天津市卫生局和相关单位大力资助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首先摸索并造成比较理想的慢性心衰大鼠的动物模型,并采用该院以《金匮要略》中的木防己汤为基础而研制,并临床应用十几年,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作用的院内制剂“强心冲剂”,作为研究药物,观察中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和临床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强心冲剂 中药药理 临床疗效
孙兰军 赵英强 王宝和 龙有余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
北京
中文
136-149
201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