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注气试验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急诊诊断的价值
目的:隔下游离气体固然是胃肠穿孔的x线特征,本文探讨胃内注气试验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急诊诊断的价值。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69例,其中男56例,女13例,年龄26~75岁,平均48.7岁。均以持续性上腹疼痛,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术前疑(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穿孔。2、病人术前插胃管胃肠减压。69例全部作了腹部x线及B超检查,x线检查为立位腹部透视或拍片。分别记录x线及B超发现明显隔下游离气体影例数,x线B超检查若无明显隔下游离气体影的,从胃管注入200ml空气按摩左上腹2分钟后再次腹部透视或拍片或B超检查。再次分别记录发现明显隔下游离气体影总例数。结果:1胃管未注气前x线发现气腹者51例,阳性率约为73. 91%;B超发现气腹者47例,阳性率约为68. 11%,使用SPSS10. 0软件统计,两样本率的卡方检验P=0. 4529,两样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胃管内注气后x线检查发现气腹者增加至64例,阳性率约为92.75%。 B超检查发现气腹者增加至52例,阳性率约为75. 36,经胃管内注气后诊断阳性率明显增加。2、本组69例均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后证实为胃或十二指肠穿孔。结论:胃内注气试验可提高隔下游离气体诊断阳性率,但计划保守治疗的病例不建议使用此方法。此法都能提高在x线或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但都有一定的漏诊率。在临床x线或B超检查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各有优势,两者复合检查势必减少漏诊率。临床医生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应重视病史及细心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腹腔穿刺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减少误诊及不需剖腹探查的发生率。
胃十二指肠穿孔 鉴别诊断 胃内注气试验 临床应用
苏孟 莫华 刘文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08
201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