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用硝酸铵抗爆改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硝酸铵作为化肥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农业上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硝基复合肥将有望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硝酸铵又是工业炸药的主要原料,它与可燃剂经过简单混合后即具有爆炸性。针对硝酸铵的这些特点,国务院2002年9月颁布了52号文件,要求限期完成农用硝酸铵的抗爆改性任务。在2006年2月强制性标准WJ9050-2006《农用硝酸铵抗爆性能试验方法及判定》发布实施后,各生产企业基本都取得了硝基复合肥等农用硝酸铵相关产品的抗爆改性合格证,但这只是送检样品的检测结果,市场上实际流通的产品仍然存在抗爆性能不合格的情况,有时还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问题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略加分析,希望有助于生产企业和技术单位找到相应的对策。

化肥工业 硝酸铵生产工艺 抗爆改性 技术创新

唐双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氮肥、甲醇行业技术经验交流会

杭州

中文

401-40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