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叙事学视角下的钟肇政文学作品

  钟肇政文学创作从朴实的写实起步,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自传为主要内容,沉溺于自我。后来采用书信体和妇女、儿童等视角,为叙述视角的转换奠定基础。经过近十年的练笔,钟肇政已能一身化作千万身,《鲁冰花》以郭云天等正方人物为视角,实现自然流转。《鲁冰花》是一曲“童真”的悼亡曲!而作为功利的代表,林长寿之恶很大成分上是仇富心理的想像。其结局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以灰暗的悲为底色,在这层底色上透露些许的亮色。作品不甚浓重的悲剧的氛围与其轻快的叙述节奏也有关联。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针脚细密,使整部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实现无缝连接。钟肇政勇于艺术探索,善于深入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水母娘》等早期作品己善于表现人生的悲苦。作为乡土文学的中流砥柱,他自觉地向现代文学借鉴,使其叙述视角内化、深化,从而留下一批颇有意味的作品和宝贵的艺术经验。钟肇政1970年代之后的作品,很多不再作单线叙述,而是把两条线索粘连在一起,过去与现在相互激荡、推进直至生成高潮,营造唯美的意境。纵观钟肇政的作品,其叙述技巧有个不断成熟,不断探索,不断扬弃的过程,不断地创新使他的创作持续地散发诱人的魅力。

文学作品 叙事技巧 创作风格 文化内涵

赖一郎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副丰编、副编审,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国内会议

两岸青年文学会议

北京

中文

188-200

2011-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