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所致SD大鼠外周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
目的:化疗药物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CIPN)是多种化疗药物的共同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CIPN模型是紫杉醇(PTX)腹腔注射建立的SD大鼠模型,但关于影响CIPN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却少有涉及。本实验拟考察影响PTX所致SD大鼠CIPN模型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和研究防治CIPN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给予PTX,采用测痛丝致痛行为学实验考察PTX对大鼠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后足表皮下神经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的形态及数目,电子显微镜检测坐骨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及数目。结果:隔日腹腔注射2 mg/kgPTX四次对SD大鼠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给予PTX后,初始体重为200 g的大鼠在34 d的实验周期内未观察到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仅在第17天出现了一次机械性痛觉过敏;而初始体重为400 g的大鼠则在第17天表现出了机械性异常性疼痛,第8-26天表现出了机械性痛觉过敏,免疫荧光显示PTX处理组大鼠后足表皮下IENF断裂,IENF密度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可见空泡变性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升高,PTX处理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外周神经病变。结论:初始体重400 g的SD大鼠对PTX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敏感,适合作为PTX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的模型动物。
外周神经病变 临床病理 动物模型 紫杉醇
迟晓丽 邵璇 周文霞 张永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0-135
2011-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