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型糖尿病患儿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10-16岁T1DM儿童青春期前后T1DM患儿的心理状况特点,了解T1DM儿童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龄在10-16岁之间T1DM儿童61例(男26例,女35例),年龄匹配正常对照151名(男63名,女88例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家庭环境量表(FES-CV)评估心理情况,分析量表各因子在研究对象中分布特点及与代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 T1DM儿童行为问题高于健康对照组;(2) T1DM儿童患病时间的长短对行为问题的产生有影响;(3)T1DM患儿焦虑、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及总分随着患病年限增加而依次降低(P<0.01)。(4)家庭收入对T1DM患儿在自我意识、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合群分量表及总分得分上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T1DM儿童较健康儿童有更多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水平低。不同年龄性别T1DM儿童在行为及自我意识观念表现不同。家庭环境对T1DM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T1DM患儿及家庭进行社会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1型糖尿病患儿 心理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干预 主体意识

叶蓉 罗飞宏 沈水仙 支涤静 陆炜 赵褚慧 高鸿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201102 内分泌科遗传代谢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201102 心理科

国内会议

2011年第11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学术会议

烟台

中文

200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