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UMS)抑郁模型建立的有效性。方法:选用昆明系雄性小鼠制作CUMS抑郁模型,共21天,观察模型小鼠体重,open—field试验行为学变化。以时间与刺激为因素,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验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结果:经历CUMS与孤养的小鼠,体重(克)从第14天开始呈下降(31.36±3.46 v8 30.83±3.19)。而正常组体重仍自然增长(33.45±4.60 vs 35.93±5.81)。模型组从第7天开始活动总路程(米)减少(1657.92±317.87 vs 1476.06±431.11),正常组活动总路程持续增加(1596.77±426.23 vs 2106.93±236.80)。随时间延长,模型组活动次数明显下降(42.72±5.93 vs 18.50±7.80),正常组在第0—7天时活动次数下降(43.25±6.86 vs 39.50±8.75),而7—21天时无明显变化(40.33±7.01 vs39.50±8.75)。两组在第0-7天时活动速度有上升,7—21天时逐渐下降,差异无显著性。经两因素方差分析,证实上述变化是慢性应激而不是随时间变化自然形成的结果;21天时,评价模型的指标处于稳定。结论:CUMS与孤养可致小鼠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快感缺乏,符合抑郁症临床表现。21天可满足抑郁模型制作的时间。
抑郁症 发病机制 药理作用 评价指标
沈悦娣 倪有娣 茹金泉
310036,杭州,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263-265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