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焦虑行为的脑功能表达与心理感觉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焦虑状态下的脑功能状态与心理感觉的相关性。方法:把焦虑状态者按冲突形态分为素质组和现实组,对其实施脑电功能监测和心理症状自评。而后对脑功能状态与心理自评症状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素质组的a波竞争的11主频和主次频差值、熵值,脑的少氧状况,疲劳状态。左右功率不对称,前后功率逆转性均与现实组有显著差异(P<0.01);脑内的r-氨基丁酸和多巴胺介质偏低(P<0.01,P<0.05),乙酰胆碱受体和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偏高(P<0.05,P<0.01);焦虑状态的脑电的a主频和主次频差值、熵值及大脑少氧疲劳和左右前后功率改变与自评心理状态相关性不显著(P>0.05);脑内神经介质5-羟色胺与心理症状自评中的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乙酰胆碱与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焦虑状态者的变形冲突的脑功能紊乱程度多于现实性冲突者;焦虑状态的心理症状自评中躯体、焦虑、敌对、偏执与大脑神经介质中的5-羟色胺负相关;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与乙酰胆碱呈正相关;其焦虑和人际敏感方面还与大脑的左右功率对称性和兴奋抑制状态呈弱相关性。

焦虑行为 脑功能表达 心理分析 临床治疗

张晓明 姚金慧 刘志宏

21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心理门诊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银川

中文

300-303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