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挑疗法对颈椎病颈部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挑疗法对颈椎病颈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共30例,男13例,女17例。选穴:第①组颈百劳、大推、肩井;第②组新设(第3, 4颈推之间,旁开1. 5寸)、大柕,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操作方法:按上述选定的穴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每个穴位皮下注入0. 1ml利多卡因麻醉,呈皮丘状。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消毒过的钩状挑治针对准穴位刺人约2mm,纵行挑破皮肤2mm,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针尖由深到浅牵拉皮下纤维组织,做左右摇摆旋转牵拉动作12次,尽数挑断皮下纤维组织,埋好针口,将挑断的纤维剪断或放人创口内。碘酒消毒,盖上消毒纱块,胶布固定。以上方法每周治疗2次,共进行2周。结果:30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痊愈17例,占56. 67%;显效9例,占30%;有效2例,占6. 67 %;无效2例,占6. 67%;总有效率为93. 33 % 。结论:针挑疗法不仅可缓解患者的颈痛及相关症状,并对颈部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中值得推荐的一项实用技术。
针挑疗法 颈椎病 颈部功能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马瑞 段权 黄曙晖 徐振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173-174
2011-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