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观察和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及时掌握流行规律,自然消长状况,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关于全国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实施细则》及《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进行,应用Excel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土源性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从1986年的96.40%下降至2010年的30.01%,下降率为70.99%;其中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从84.71%、80.94%、31.83%分别下降至25.94%、0.19%和2.03%,分别下降了69.38%、99.77%、93.45%;轻度感染者构成比逐年增大,而重度感染者构成比逐年减小;感染者和人群的算术均数及几何均数均显逐年下降;蛔虫和鞭虫下降幅度较大,钩虫下降相对较缓慢。结论:改水改厕工程逐年增加及受益人口逐年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均是土源性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下降的原因。海南省中部山区土源性肠道线虫感染呈自然下降趋势,但钩虫感染率仍较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土源性线虫病 感染率 病因学 防治对策
林绍雄 王善青 胡锡敏 陈冬燕 童重锦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口市 57020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5-118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