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附35例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IST)以往多归为平滑肌瘤,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已经证实GIST实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在此笔者综合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免疫组化)的GIST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介绍了GIST的概念和分型、临床特征、CT表现以及生长方式。探讨了GIST的良恶性与CT表现的关系以及CT诊断价值。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GIST诊断中定位定性准确率高,是目前GIST的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它无创伤,能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密度、周围情况及对邻近结构有无侵犯和远处转移,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有利于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以及肿瘤范围的判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特征 影像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卢赠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CT室 350001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47-49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