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指数及背向散射技术在测定舒张性心衰方面的价值及相关性的比较
目的:运用背向散射技术与Tei指数对不同程度扩张性舒张功能降低病例的测定,并探讨其与血清胶原代谢的标志物1型前胶原梭基端肤(PICP), 3型前胶原氨基端肤(PIIINP)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在评判左室的舒张功能方面的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将88例E/A<1并且,EF>=50的原发性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分为无心衰组和心衰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方法测定两组的IBS参数,ACVIB,以及Tei指数,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清P1CP,PIIINP。结果:心衰组的IBS参数及Tei指数明显高于无心衰组,ACVIB心衰组则明显低于无心衰组(P<0. 01 ),并且IBS参数及Tei指数与血清P1CP, PIIINP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IBS参数与Tei指数,都具有很好的识别心力衰竭及衰竭程度的功能。结合血清P1CP, PIIINP,能较好地反应心肌纤维化的程度。IBS参数与Tei指数,在测量方面,又各有优缺点,两者可结合应用。
舒张性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 背向散射技术 Tei指数 彩超造影
徐芳 陆盈 银浩强 王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超声科 200032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49-150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