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临终关怀--老年健康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老年人生命临终之前,常被各种病痛折磨。目前我国尚无“安乐死”立法,对临终病人,常出现放弃关怀、任其痛苦和过度医疗、延长痛苦两种极端做法、二者均不可取。临终关怀亟须科学化、人文化、专业化、规范化,成为一门学科和一项事业。当延长生命不可能时,要致力于病人舒适,提高生活质量,尊重每个生命的尊严。<br>  构建临终关怀文化,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转变观念,以病人舒适为第一追求,准确掌握治疗、护理指征,把临终患者交给医务人员,三级医院都应设立”老年病科”和“临终关怀病房”,避免无益的“过度医疗”。二是落实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社区康复档案,加强社会监管,使临终关怀成为全社会系统工程。三是舆论引导,形成“尊老爱老”风气,加强家庭责任感,让每一个老人懂得:临终时无痛苦而有尊严,是自己应有的权益。四是培养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共同致力于临终关怀工作。使含笑九泉成为现实,这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br>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生的最后历程注定与年老、体弱、疾病相伴随。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舒适地、无痛苦地走向终点。

人文关怀 老年群体 健康文化 生活质量

杨耀学

山西省汾阳医院 山西 032200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老年文化高峰论坛

青岛

中文

410-413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