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棉田立体种植系统的生态学功能及评价
充分利用前棉花生长期植株小,对土地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棉田立体种植,是提高棉农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红壤旱地6种棉田立体种植模式的生产功能、能流特征、物流特征、价值流特征,以及养地效果等5方面的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线性回归法得出综合指数值的方法,对各立体种植模式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C(豌豆/棉花+玉米)和处理D(油菜/棉花+花生)综合效益较高,是适宜于在红壤旱地上推广的棉田立体种植模式。
棉花生产 红壤旱地 立体种植 生态学功能
贺娟芬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65-74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