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DNA 条形码鉴定洋金花及其伪品

  目的:建立有毒药用植物洋金花及其伪品DNA条形码鉴定方法。<br>  方法:试验选用洋金花及其伪品共4个种(包括洋金花、毛曼陀罗、曼陀罗、木本曼陀罗)的20份材料,对ITS2 、 psbA-trnH、matK和rbcL的条形码序列进行比较研究。PCR 及测序成功率分别为 ITS2(100%), matK(100%), psbA-trnH(90%), rbcL(85%)。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MEGA4.1计算洋金花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的K2P 距离,并基于K2P模型构建NJ 树。<br>  结果:ITS2序列共有3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位点、psbA-trnH序列有33个单碱基的插入和缺失。ITS2和psbA-trnH序列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matK和rbcL种内和种间没有明显”Barcoding Gap”。运用MEGA4.1分别构建ITS2、psbA-trnH、matK、rbcL、matk+rbcL NJ树,四条条形码序列及组合获得的分子系统树都一致地分成了两大支,木本曼陀罗单聚为一支,该分子证据支持将Brugmansia提升为属水平。<br>  结论:ITS2及psbA-trnH序列均可以作为洋金花及其伪品鉴定用的条形码序列。

曼陀罗属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韩建萍 李美妮 罗焜 刘美子 陈晓辰 陈士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

烟台

中文

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