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致血小板反应多态性及可能机制
阿司匹林治疗对于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程度,在有血管病史的患者可达31%,无血管病史的患者23%;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可达27%,无糖尿病史的23%。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ariability Of Response,VOR):通常指的是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低反应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下降) 可能会发生较高的血栓性事件,高反应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升高) 可能引发高出血风险。阿斯匹林致血小板低反应可表现为阿司匹林抵抗、支架内血栓,阿斯匹林致血小板高反应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生理止血过程可分为血管收缩期、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时相。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胶原被暴露时,血小板迅速粘附于胶原上并被迅速激活。血小板激活是指血小板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粘附于内皮下组织的血小板通过释放一些物质以及磷脂代谢产物,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栓子,实现第一期止血。第一期止血阶段形成的血小板栓子,及血管损伤暴露的组织因子可启动凝血过程,形成纤维蛋白网,完成不可逆的第二期止血。
阿司匹林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作用 支架内血栓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合理用药
邹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药学部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1-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