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大雾的分级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
利用京石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的人工观测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和交通气象自动站2007 年11 月-2009 年12 月期间的连续监测资料,对京石高速公路沿线的雾进行了分级统计分析,发现雾的生成和发展主要在夜间,后半夜比在前半夜容易发展,雾最易发展的时段是早晨4-5 点。上午是各级雾减弱或消散的主要时段,重雾最晚在中午12 时前消散,浓雾最晚在14 时消散。各等级雾的生成时间有明显的差别,能见度越小的雾生成的时间越集中,能见度越大的雾生成的时间越分散。京石高速各等级雾有明显的月变化,≤200m 的浓雾只在冬半年出现,11 月、12 月是浓雾和重雾的高发期。夏半年的雾多与降水密切相连,一般出现在降水前后,不容易形成能见度很低的雾,并且容易消散。应用天气学原理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雾的生消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与雾的生消有密切关系的气象因子。近地层足够的含水量是形成各级雾的必要条件,统计发现200m 以下的浓雾和重雾相对湿度需要达到90%以上,其中重雾的相对湿度要达到96%,浓雾的相对湿度要在91%以上。200~500m 的大雾出现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占96.7%,500~1000m 的雾相对湿度在 70%以上占88.3%。逆温的存在是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标志。中空的下沉运动和地面弱的湍流上升运动都是促成大雾形成维持的动力条件,大雾天气700hPa 和850hPa 的垂直速度均为正值,并且随高度减小,925hPa 上垂直速度在-2~2hPa·s-1 之间。850hPa 和925hPa 基本上为弱的辐散场,辐散值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 1000hPa 散度为0 或负值小量。地面的辐射冷与大雾生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辐射冷却越大,越有利于雾的形成。利用逐步回归和诊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雾的分级精细化预报方程,并结合MM5 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交通自动站实况资料,建立了雾的分级精细化预报系统,为雾的分级精细化预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雾分级 生消因子 精细化预报 高速公路
周须文 时青格 贾俊妹 武辉芹
河北省气候中心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05002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