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溶胶方案对BCC_AGCM2.0.1的影响
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1)耦合了在线和离线两个不同的气溶胶模块。通过模式结果之间以及模式结果和观测、再分析资料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在线气溶胶方案中沙尘和海盐气溶胶柱含量相对于离线气溶胶方案和AEROCOM 多模式集合的结果偏高,但是硫酸盐和碳类气溶胶柱含量相对偏低。在线方案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贡献来自于沙尘,而离线方案来自于硫酸盐,两者分别对总气溶胶贡献40%和43.8%。在线气溶胶使得整个大气层的短波吸收性偏弱,反射性略偏强,不同气溶胶方案造成一些纬度大气顶净太阳辐射通量相差可达3W/m2。不同气溶胶方案对温度场的影响不明显,但对降水影响较大。从全球月平均降水率来看,耦合了在线气溶胶的模式结果比耦合离线气溶胶的明显接近于观测值,从降水率的全球分布来看,两个气溶胶方案造成的降水差异集中在30°S-30°N 之间的地区。模式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相对观测结果偏小,但是地表温度相对观测值偏高,说明模式偏向于通过感热而非潜热的形式平衡辐射收支,在线气溶胶方案使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了。两种气溶胶方案造成的大气环流差异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分布,在线气溶胶方案在一些地区对离线气溶胶方案有所改进,但在另一些地区可能使结果更加偏离观测结果。
气溶胶 光学厚度 大气环流
赵树云 智协飞 张华 王志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10044 国家气候中心,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0008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2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