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波辐射计与FY-2D 卫星同类产品的对比初探

  利用FY-2D 的红外和可见光通道可以获得云顶高度和云光学厚度信息,地面微波辐射计可以反演温度、积分液态水含量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廓线,两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云层的宏观发展程度及微观的云水含量:卫星是从云层上接收云的热辐射及反射的太阳辐射来获取信息,微波辐射计则是从地面接收的大气和云的微波辐射来进行反演;另一方面,卫星资料具有大范围的探测优势,而微波辐射计拥有时间尺度上的密集性,两者的结合分析,有助于获取精度更高的云水全球分布资料。本文针对湖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FY-2D 卫星反演产品(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及微波辐射计资料,配合地面雨量及雷达观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云层的宏微观结构特征,发现:降水前微波辐射计积分液水含量出现峰值,在强降水发生前,积分液水含量出现小幅波动及陡增,随之出现短暂的急降,然后恢复至之前的高水平。可以看出,积分液水含量对降水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过程前后,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80%层、卫星云顶高度、雷达回波顶高的对比显示出,三者在整体趋势上比较一致,但卫星反演的云顶高度要普遍高于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结果,这是由于雷达反映的是雨顶高度,而真实的云顶要高于已产生降水粒子的雨顶位置,以相对湿度80%为界确定云区也与从卫星反演的角度确定云顶存在着差异。作为同样反映云中累计液态水含量的产品,微波辐射计的液态含水量积分与FY-2D 光学厚度,两者在降水前、降水时、及降水后的演变趋势较为一致,在较强降水发生时含量较高。本个例两者散点图的相关系数达到0.836。

静止卫星 微波辐射计 强降水 云水含量

陈英英 李德俊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