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球上层海温季节变化特征

  通过对2003-2008 年期间的周平均Argo 海温资料进行小波分析,给出了全球上层海温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振荡显著性和强度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南北半球中纬度海温季节变化以表层的年周期为主,主要受年周期的净热通量控制;在低纬海域,表层海温季节变化以半年周期为主,主要受到半年周期的净热通量和风的热力作用控制,而温跃层附近海温季节变化既有年周期又有半年周期(赤道太平洋、东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大西洋以年周期为主,赤道东、西印度洋以半年周期为主),这与风的动力过程紧密相联。(2)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年周期和低纬表层的半年周期以及北半球中纬度的半年周期在表层范围最大、显著性最高、强度最大,随着深度增加,范围减小、显著性降低、强度减弱,其季节变化信号主要集中在50m 以浅,影响深度可达150m;赤道太平洋、东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大西洋的年周期以及赤道东、西印度洋的半年周期在水深100m 范围最大、显著性最高、强度最大,其季节变化信号主要集中在温跃层附近,影响深度可达500m。

全球上层海洋 海温 季节变化

魏萌 胡瑞金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中国 青岛 2661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1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