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气Discovery》的设计与实践

  本文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普与服务评价室的电子杂志《天气Discovery》为案例,剖析电子杂志的内容与栏目设置。为电子杂志这种新媒体在科普方面的运用提供一些实践探索。当今,网络用户迅速增加,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种潜在的巨大消费力,成为期刊向电子网络化方向发展的动力。电子杂志符合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利于进行读者信息反馈和市场调查,能够提高广告投放的到达率和价值,同传统的纸质杂志相比,它是有声画并茂,大空间展示和大体积文件,低廉的成本,更快的发行速度以及更强的互动性,它的实现和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天气Discovery》作为气象科普服务的一个新产品应运而生。它利用时尚的传播介质开拓全新的气象科普传播渠道,目前以年轻化、知识化群体为主要受众定位,主要致力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气象热点新闻解读,气象争议话题舆论引导,力求图文并茂,以提高传播效果。《天气Discovery》不是仅仅简单地将纸质《气象知识》内容搬上网络,而是利用其新媒体特点,在《气象知识》基础上,重新组织栏目和内容,并力求达到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实现两种杂志双赢。《天气Discovery》2010 年8 月创刊,半年来,基本实现了短平快特点,紧跟形势,实现了新闻及时性和人文关怀,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

电子杂志 气象科普 传播渠道

李新 李赫然 赵晶晶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