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技术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

  由于抗旱工作的需要,人工增雨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证人工增雨作业的切实高效,需要对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方式进行总结,对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进行检验。各地在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本文结合桂林地区的实际,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技术获取面雨量资料,采取了非随机统计方法,对比区根据地形相似和时间相似方法选择,结合桂林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分别划定9 个作业区和对应的9 个对比区,利用桂林雷达2004 年以后收集到的全市面雨量资料,考虑到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相似、没有受到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降水时间相似等三个因素,选定各作业区和对比区的统计降水过程,每个作业点选择50-160 个个例,统计计算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相似程度,分别建立了9 个作业区与对比区的自然降水关系回归方程。用这些统计关系,在实际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时,分析作业后对比区和影响区的3 小时累计降水量的变化,即用作业区的实际雨量减去用对比区雨量计算出的作业区雨量,得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利用桂林全市近两年人工增雨作业资料,进行作业效果检验,对检验结果分析发现,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总量有明显差异,多年统计平均,桂林地区的人工增雨率达到15% 左右,该增雨效率比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略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春季的作业效果比秋季略高,这可能是因为桂林地处华南,以秋季抗旱增雨作业为主,桂林的秋季,0 ℃层高度较高,在5000 米以上,而采用的又是WR-98 型火箭弹进行作业,该类火箭弹采用的是一边飞行一边播撒碘化银的作业方式,相当一部分碘化银进不了0 ℃层以上的高度,致使一部分碘化银发挥不了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作业效果相应较低。利用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获取的面雨量资料,对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对地市级人影部门特别适用,对人影业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天气雷达 定量降水 人工增雨 效果检验

白先达

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市541001)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