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苏沿江地区分类型降水过程Z-I 关系计算与讨论

  为提高现有天气雷达业务RPG 系统中PPS 降水算法精度、并为其他独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或数值预报模式提供Z-I 关系参数为目,开展优化Z-I 关系的研究工作。在考量试验区域估测雨量精度的前提下,选择江苏沿江地区作为试验区域开展计算工作,提出一种分类型最优法获取参数:即采用最优化方法寻找不同降水类型的Z-I 关系。本文把试验区域的降水类型分为梅汛期积层混合云降水、梅汛期对流云降水、春秋季层状云降水和夏季台风降水。统计出各类型Z-I 关系后与单一关系式4 . 1300I Z =对过程雨量和分段雨量的估测能力分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分型后的最优法估测降水比起4 . 1 300I Z =关系式估测的降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细分后的两种梅汛期降水类型在估测过程雨量的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比起单一公式4 . 1 300I Z =关系计算的估测值更加接近于真值;台风降水由于台风外围雨带的分布不均,导致区域性降水强度差异较大,这使得两种估测方法都低估严重,但是分类型最优法低估值改善了27 个百分点;分类型最优法估测春秋季层状云降水优势明显,尽管估值仍旧偏低,但对比单一关系法估值改善了近3 倍。总结来看,两种估测降水方法估测过程雨量都比实况偏低,分类型最优法比起单一Z-I 关系有明显改善,梅汛期降水估测效果改善近2.5 倍,台风降水低估值低于50%,春秋季层状云降水改善近3 倍。本文统计的过程雨量估测能力的表格简单明了,对调整预报结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不同雨量段进行估测比较后发现,分类型最优法对强降水雨量段改善较为明显,梅汛期对流云降水中,对雨量>15mm/h 的降水过程估测改善明显;台风降水中,对雨量>9mm/h 的雨量估测改善明显;但对弱降水雨量段的估测不如单一关系法。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改进雷达估测降水产品色标数值等级,达到降低估测降水误差的效果。

天气雷达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降水类型 估测精度 分类型最优法

徐芬 夏文梅 王珂清 孙磊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