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微博( MicroBlo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当下网络快速发展下及时发布信息、相当于博客的一种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通信工具、邮箱等平台在微博上发布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信息,展示用户的最新动态。本文通过讨论微博的简洁性、即时性、自发性、传播裂变性等特点,提出了气象服务利用微博平台发布气象信息,比通过手机短信、网站等渠道发布气象信息更具其特点和优势。虽然微博文字内容限制在140 字以内,但可以通过配图来进行补充说明。可以将文字内容较长的信息做成图片,或者通过配与文字内容相关的图片、雷达、云图动画、视频、醒目的标题等多种方式吸引读者,达到更好的气象信息服务效果。通过微博发布的气象服务信息形式多样,要求对气象信息的采编、文字的样式、图片的处理等细节进行整体的排版设计,最终的美化效果可以抓住用户的阅读心理和提高用户的阅读兴趣。气象微博除了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外,在灾害性天气出现时,还可以进行加密发布,及时有效地提醒公众采取应有的防御措施。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中虽有着诸多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气象信息服务缺乏主动性,公众必须自行登录才能获知消息,就是说即便是气象微博的关注用户,当时效性较短、强度较强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时,用户没有通过手机或电脑关注该条气象微博信息,此时就达不到预期的、较好的气象服务效果。此外,还存在着关注用户活跃性较低,参与度不高,气象信息分类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改进方法,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气象服务平台,建立新的业务数据形式,进行推广,增加更多关注用户,从面上扩大气象服务对象;又如在微博平台上提出话题,使更多的关注用户参与讨论,建立气象微博资料库,对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分类整理,避免了资料的重复性,以求达到质量更高的气象服务效果。
微博 气象服务 简洁性 即时性 自发性 传播裂变性
郭鹏 李晓娜
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广州,51008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