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气象局“两个体系”建设发展模式探讨
开展“两个体系”建设是强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需要,是推动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做大做强基层气象部门的需要,是政府对气象部门切实发挥服务“三农”职能作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中国气象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商丘市气象局为贯彻落实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要求,参照中国气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2011 年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气象灾害普查、气象服务需求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推进、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加强了气象灾害防御机构,2010 年3 月,省气象局和商丘市政府共同签订了《共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合作协议》。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内容,商丘市政府已经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气象局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初步实现了县、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灾害应急豫案,乡镇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的气象灾害防御格局。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初步完善,后建成了梁园区闫庄新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科技示范园、睢阳区路河乡甘薯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睢阳区郭村镇马铃薯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宁陵石桥镇金顶谢花酥梨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等4 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做到了有人员、有房子、有制度、有牌子,开展了针对性强、专业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在园区内,制定了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及服务流程、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技术及栽培技术示意图。确立了6 个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制定了建设指导方案。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办公用房、科技服务带头人已经落实。商丘市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及省局的方案要求初步建成了具有商丘特色的发展模式。
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防御机构 发展模式
徐凤梅
商丘市气象局 河南 商丘 476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