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分析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不仅体现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可程度,而且体现了公众气象服务事业的社会效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对改进气象部门的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今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研究甚少的现状,本文借助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调查的机会,基于我国24 个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对不同属性公众的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差异方差分析。整体看来,男性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略高于女性;不同年龄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其中25-29 岁之间的满意度最低;不同学历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基本呈现负相关关系,学历越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越低,硕士及以上学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最低,初中学历的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最高;不同职业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白领阶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普遍偏低,公务员最低,而离退休人员满意度最高;不同收入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收入在 2001-3000 元之间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最高,满意度最低的是收入在8001-10000 元之间的公众。进一步经方差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公众的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年龄角度来看,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差异主要在61 岁及以上公众与其他7 个类别的群体之间;从文化程度角度来看,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主要在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从职业角度来看,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主要来源于离退休人员与其他群体之间。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除去收入与文化程度、年龄与文化程度、职业与文化程度这三种组合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之外,其余的所有双因素、三因素及四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差异都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本文通过进一步的主效应检验,得出年龄因素是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对气象部门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公众气象服务 满意度 方差分析 交互效应 主效应检验 天气预报
崔维军 顾春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