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雷暴气候分析及雷灾防护

  利用新疆15 个地州气象局1971—2010 年40 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了新疆雷暴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得出新疆雷暴自天山南脉的喀什西部山区、阿克苏西部山区向北经天山西部山区到天山中部山区为一东西走向的带状雷暴高发区,带状高发区在阿合奇、乌什、昭苏、特克斯、巴音布鲁克一线,温泉为年平均日数大于50 天的高发中心。北疆西部塔城地区的托里存在年均日数大于30 天的多发中心。而在南疆盆地、北疆盆地、东疆地区则出现较少,尤其在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巴州南部地区出现雷暴最少,为3-5 天。新疆雷暴平均日变化为11-13 时雷暴发生的频次逐步上升,雷暴发生峰值出现在14-18 时,占总雷暴的50.3%,18 时后逐步下降,23 时有个小高峰,雷暴发生概率最小的时段为6-10 时。并根据近年来新疆雷电灾害统计,分析新疆雷电灾害的规律和原因:近六年新疆共发生雷电灾害96 起,主要发生在 4-8 月,其中6 月最多,占全年的44%,雷电灾害最早发生在3 月,最晚发生在9 月,10-2 月没有雷电灾害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对策:重视农村和牧区防雷减灾工作,切实做好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加强防雷设备设施建设,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加强雷电灾害的预防宣传和科普工作。建立和完善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雷暴 气候分析 雷灾统计 雷灾防护

蒲云锦 韩春光 郭襄

新疆石河子气象局,石河子,832000 新疆沙湾县气象局,沙湾,8321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