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近50年高温事件及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基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60~2009 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的站点资料,及 1960 ~2009 年的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中地区85 个站点的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空间变化,同时分析了高温日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 )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年平均最高气温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增暖的趋势,从60 年代~80 年代中期呈降低趋势,之后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 年之后,表现的更加明显。2 )年平均高温日数(>35 ℃)和年平均高温日数(>37 ℃)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扩大趋势,部分地区年平均高温日数(>35 ℃)增加10d ,但是高温日(>40 ℃)年平均气温呈弱下降趋势。3 )从大范围高温事件的环流形势来看,七月与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25 °N ~35 °N 之间。八月586 线经向变化,西伸至90 °E ,100hPa 南亚高压发展强大。由此,在对流层中、上层两个高压系统相互配合,并且二者高度场均呈现强大的正距平,这便是形成华中大范围极端高温事件的大气环流形势场。
年平均极端高温日数 平均最高气温 大气环流特征
张志薇 王式功 尚可政 陈磊 王宏斌 陈晓燕 王敏珍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