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温热浪特征及对人体健康影响浅析
利用西安站1951 年~2010 年逐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及计算的高温热浪显湿总量指标,对西安六十年高温及高温热浪逐月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高温热浪的气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西安近六十年来高温热浪的气候特征。并基于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应对高温热浪的措施。结果显示:(1)西安高温天气六十年来的变化呈两高一低特征。80 年代为低谷区,50 年代及90 年代为两个峰区,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西安高温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90 年代至今,高温持续≥35 ℃的日数达10d 以上出现5 次。(2)西安高温季节性特点明显。高温天气出现在5~9 月,主要出现在6~8 月,占95.1%,7 月最多,占41.2%;高温热浪集中出现在6~8 月,占98.5%,7 月出现次数最多,占42.0%。(3)西安高温热浪时温度高,极端最高气温达42.9 ℃,≥38 ℃的日数平均每年有3.85d,最多的年份达15d (1951 年),次多的年份达13d (1959 年);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35 ℃的年平均日数23d (1997 年最多达到61d),最长持续日数为17d (1971 年);高温热浪发生的频率高,每年平均出现3.42 次,高温热浪最大显湿总量达892.8 ℃。(4)西安地区属典型的雨热同季节气候,根据以上资料的统计分析,随着全球气温变化,西安近年来气候也有所变化,高温日数持续时间延长、月份跨度增大,高温热浪近年来也呈较早出现趋势,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这对本地区人群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不仅会使原本我地区的夏季好发病持续时间延长,如中暑,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而且可能引起新的疾病的发生,如过量食用冷饮会增加胃肠疾病患病率;过度使用空调导致的各种疼痛疾病;老年人及婴幼儿的耐受性较低增加超额死亡率。(5)针对本地区高温热浪的特殊性,为预防高温及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建议采取的措施有:专业气象及医务人员创立适合本地区高温及热浪特点的规范、科学的医疗气象等级提示;重点防范高温中暑及与热有关的相关疾病,普及自我救助知识;做好高温热浪季节的各项保健工作和应对措施;本地区人群应加强人对高温的适应性和耐热锻炼;减缓我市热岛效应,缓解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特征 人体健康 气候特征 热岛效应
张楠 王建鹏
杨凌气象局,陕西 杨凌,712100 西安市气象局,陕西 西安,710016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