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拟结果检验
利用WRF 模式在10km 的空间分辨率上对黄河源区1982-2001 年20 年夏季(6-8 月)及冬季(12-2 月)的近地面气温、降水及环流场进行了模拟,其模拟结果与APHRO 资料、CRU 资料及 ERA40 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1)WRF 模式能够模拟出黄河源区夏季及冬季近地面气温的基本空间分布,能够显示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特征,较准确的显示各个高温中心及低温中心的位置及中心值。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幅度,对于整个研究区域,对气温的模拟存在轻微的负偏差。模式能够基本准确的模拟出黄河源区夏季平均近地面气温年际变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显示出各个年际变率高值中心及低值中心。模式模拟的各季节区域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曲线与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相关系数也比较高,能够模拟出各高温年及低温年。对于区域内各站点的温度,模式能够较好的表现出其年际变化趋势,但由于模式的分辨率不足以描述复杂的局地地形而在部分站点存在较大的偏差。(2)模式对降水的整体空间分布有较好的模拟,能够模拟出各个多雨中心和少雨中心,但是在整个区域普遍存在对降水值高估的问题。对于冬季降水量高估的问题较夏季更为突出。模式结果与观测数据的降水空间相关系数在夏季较高,在冬季甚至为负值,可以认为不存在相关关系。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黄河源区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是存在高估的问题。模式模拟的各季节区域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与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相关系数也比较高,能够模拟出各多雨年及少雨年。模式对日降水量概率分布的模拟,能够显示出日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所占比例较大,但其对于概率峰值的模拟偏向于高降水值。(3)模式对环流场的模拟精确程度非常高,能够很好的模拟出风场与位势高度场。对于各季节的不同高度层,模式都能够很好地模拟风场和高度场的空间变化幅度。
环流场 空间分辨率 近地面气温 空间变化幅度 日降水量
惠品宏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