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波活动对平流层极涡形态变化影响的个例分析
平流层极涡变化对对流层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形态和位置的极涡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差异。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极涡偏转指数,挑选极涡偏向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个例,通过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极涡最大偏转前的行星波1波和2波波动振幅、位相和E-P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极涡向欧亚大陆偏转过程中,1波波动振幅明显增大,波峰由东半球向西半球偏移,垂直方向上波动向东倾斜;2波波动振幅相对1波较小且持续减小,垂直方向上波动向西倾斜;而在极涡向北美大陆偏转过程中,1波波动振幅持续减小,波峰由西半球向东半球偏移,垂直方向上波动逐渐向西倾斜;2波波动振幅明显增大,垂直方向上波动向东倾斜。从行星波E-P通量的变化来看,行星波向上传播的两支波导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极涡向欧亚大陆偏转过程中,行星波1波的低纬度波导有微弱的减小,但极地波导明显增强;2波低纬度波导呈先减弱后增强,极地波导持续增强。而在极涡向北美大陆偏转过程中,1波低纬度波导和极地波导都明显减弱,甚至极地波导的向上传播转变为向下传播;2波低纬度波导明显减弱,极地波导呈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趋势。此外,行星波在向上传播到平流层时都有一个向赤道低纬度的偏转,为极涡向欧亚大陆或北美大陆偏转提供了能量。
平流层 行星波 E-P通量 极涡形态变化
陈权亮 熊光明 朱克云 魏凌骁 刘艳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25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25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