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吉林省春季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省位于中高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中西部属我国典型的气候”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时空分布匹配组合时常错位,造成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其中,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具有明显的群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等特征,成为威胁全省粮食生产安全的首要气象灾害.土壤水分作为表征干旱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特征研究对干旱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0 年春季农田土壤含水率数据和相关数据,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讨论吉林省春季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吉林省0-30cm 土壤含水率总体上呈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西差异较大,以东部最高,为27.4-27.6%,西部最低,为11.6-13.6%;西部和中部土壤含水率随深度有所增加,而东部各层次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率分布都存在3 个低值区,分别为吉林省西部、延边和通化南部,从这3 个低值区向白山市逐渐增大,形成一个高值区;10cm 土壤含水率空间差异性最为显著,随着土壤深度逐渐加深,土壤含水率空间差异性减小.(2)2 个土壤层的距离越近,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越好,距离越远则相关性越差;东部10cm 深度与其他层次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好于中西部;中部相比东部和西部而言,各层次之间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最差.(3)田间持水量和降水量是影响吉林省农田土壤含水率分布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的相关性较高,0-20cm 相关系数均在0.46 以上,受吉林省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田间持水量对中部和东部的农田土壤含水率影响更大;中西部农田的土壤含水率与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层土壤的含水率与降水的相关系数较高,土壤深度越深,相关系数越小,东部农田的土壤含水率与降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降水是限制中部和西部的农田土壤含水率的重要因素.

土壤水分 春季农田 时空分布 农业气象灾害 土壤含水率

王杰 刘珂 任红玲 唐晓玲 李健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