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褐飞虱迁入量与海温场遥相关及其预测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 )是对水稻生长危害最严重的虫害之一,近10 多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农林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褐飞虱的迁入和致灾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持续大发生、并严重发生的新特点,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极大威胁.2003-2010 年间,江苏省褐飞虱的发生程度明显提高,均达到偏重至大发生或特大发生的程度.20 世纪80年代,中国褐飞虱发生频次或危害程度大幅度提高,造成其大发生的气候因素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褐飞虱的预测预报主要是中短期预报,预测效果较好并广泛应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而将海温用于褐飞虱中长期预测预报的研究颇少.但随着褐飞虱的迁入与发生日趋复杂化、持续化,更需要对褐飞虱迁入和致灾的长期因子进行研究.为了筛选出有效的褐飞虱迁入量中长期预测因子,本文对江苏通州褐飞虱迁入量与西太平洋海温场进行遥相关分析及其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与通州褐飞虱迁入量连续稳定显著相关的海温区,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中太平洋,在时间上,以提前一年和当年为主,分别分析通州褐飞虱迁入量与当年6-9 月各旬气候因子(降水和气温)、西太平洋副高月平均指数相关关系,并比较这三者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遥相关时空分布的异同.根据该个例分析表明:通州地区当年1-2 月赤道中西太平洋海温的变化引起当年6 月副高面积指数的变化,影响通州当年6 月下旬降水,从而影响通州褐飞虱的迁入量.因而提出褐飞虱迁入量与太平洋海温场遥相关的机制可能为”太平洋海温→西太平洋副高→气候(降水)→褐飞虱迁入量”.最后,分别以海温、副高指数、气候为预测因子建立褐飞虱迁入量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6.67%、85.39%、83.10%,说明预报结果与实际值较吻合,预报模型切实可行.该结果为中国褐飞虱灾变中长期预测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方法.
褐飞虱 迁入量 海温场 中短期预报 遥相关分析 稳定性检验 水稻
谢晓金 包云轩 陈斐 高苹 张建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