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寿阳模式”看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机制
2010年3月山西晋中寿阳县气象局开展”新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示范县”建设,在当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强化、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1+3 ”发展模式,将气象服务和管理向乡镇、村延伸,让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进村、入户,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农民趋利避害更富裕.2011 年2 月,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到寿阳县气象局调研视察后指出:”寿阳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4 月,在寿阳县召开的”山西省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全覆盖现场推进会”上,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说:”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气象工作正由专业性工作向综合性工作转变,由部门性工作向全局性工作转变,‘寿阳模式”恰恰就是这‘两个转变”的缩影.”寿阳模式”值得借鉴是因为有好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寿阳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气象部门在乡镇、村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从机构、人员、资金、编制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气象为农服务落地生根,使气象为农服务的”两个体系”建设得以加强.本文从探索建立”强化政府主导”保障机制、”加强综合信息服务”制约机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全面剖析”寿阳模式”中所蕴涵的气象服务机制创新点.最后从有利于”两个体系”建设的落实推进;有利于业务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为农服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气象服务管理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部门活力这三个方面佐证”寿阳模式”带来的积极效应.
寿阳模式 气象为农服务 发展机制 激励机制
柳琼 朱俊峰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晋中,0306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3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