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条件下近海海气动量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
利用在广东省茂名市近海记录的台风“黑格比”(0814)登陆前后近海层风廓线与湍流风速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近海层大气的湍流动量交换参数,以期认识强风情况下的近海海气动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梯度风方法得出的动量通量与拖曳系数,与超声直接测量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梯度风方法在强风条件下的可行性。梯度风数据显示,当海面上方10 m 处风速U10≤24 m/s 时,摩擦速度(U*)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U10 超过24 m/s 时,U*呈饱和趋势。海面粗糙度长度(Z0)、拖曳系数(Cd)在低风速(U10≤ 6 m/s)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U10 处于6~24 m/s 之间时,Z0、Cd 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U10>24m/s 时,Z0、Cd 达到极值后开始减弱。Z0、Cd 极值出现在10 m 风速24~28 m/s 之间。近海与远海的差异,体现在Z0、Cd 达到极值或U*达到饱和时,所对应的U10 差异。而另外两次台风“莫拉菲”(0906)与“灿都”(1003)期间近岸浮标测量结果也显示,风速超过一定值后,浪高趋于饱和,不再随风速的增大而增高。
边界层气象学 强风2海气动量交换 拖曳系数 粗糙度长度 阵风因子 台风
赵中阔 刘春霞 廖菲 周明煜 黄健 黄辉军 毛伟康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海洋气象联合开放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80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0136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