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GGE 资料的台风“鲇鱼”北翘成因分析
2010年影响我国的1013号台风“鲇鱼”(MEGI)是近20年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现的最强台风,同时也是 2010年全球范围内生成的最强台风。它于2010年10月13日20时生成于11.8oN,140.9oE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并于23日12时55分在我国福建省漳浦县登陆。台风“鲇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异常(北翘)路径台风,且破坏性极强,给我国的海南、广东、福建等省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分辨率为1.0°×1.0°的2010年10月16日12时120小时预报场TIGGE 资料,从500hPa高度场和风场、850hPa流场及海平面气压场对ECMWF和NCEP的控制预报、集合平均预报、ECMWF 不同成员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TIGGE即THORPEX交互式全球大集合(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是全球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THORPEX)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TIGGE是一项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加速提高1天至2周高影响天气预报的精度。进过对比分析发现,台风“鲇鱼”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秋台风,其移动路径不是仅受到一两个天气系统的影响,而是受到较多个系统的影响,500hPa上,较为深厚、更向南延伸的中纬度西风槽,强度较弱且减弱迅速的副热带高压带、台风东南侧和东侧的偏西南风、南风是导致台风“鲇鱼”路径北翘的重要原因;850hPa上,越赤道气流的分支及经过吕宋岛后在台风东南侧较强的汇合,使得“鲇鱼”东南侧的偏西南气流加强,并诱发反气旋的形成也大大增加了“鲇鱼”路径北翘的可能性;海平面气压场上,台风两侧的偏西北方向和偏东北方向的大陆上各有一个高压系统,一个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一个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较强的青藏高原地区地面高压系统和强度较弱且减弱速度较快的东北地区地面高压系统也是导致“鲇鱼”突然北翘的原因之一。
台风 集合预报 北翘路径 成因分析
郭旭 麻素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225 国家数值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