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北太平洋NPGO 模态与大气NPO 模态的关系

自Di Lorenzo 定义(2008)了一个新的气候模态——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后,已认识到NPGO 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但两者之间的动力学联系尚需深入研究。本文在热带外北太平洋海域(20 oN-60 oN,110 oE-110 oW),对冬季的海平面气压距平SLPA(异常)和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异常)分别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分析了第二模态的特征和时间演变,目的是揭示SLPA EOF 分解的第二模态(NPO 模态)与SSTA EOF 分解的第二模态(NPGO 模态)的物理联系。主要结论有:冬季北太平洋SLPA 的第二模态在空间分布上与NPO 模态相似,在北太平洋上正负SLPA 呈双带状分布,以45 °N 为界,其北为正值带,其南为负值带,在165 °W 附近有正负值中心,表现为在中太平洋的大值中心则呈南北偶极子分布;NPO 模态的时间系数的具有明显准14 年的年代际变化;1988/1989 年的气候迁移发生在负位相最强期;变差度放映了1984 、1993 、1999 年和2003 年NPO 模态都有突变发生;冬季北太平洋 SSTA 的第二模态在空间分布上与NPGO 模态相似,在北太平洋上正负SSTA 呈双带分布,以38 °N 为界,其北为正值带,其南为负值带,在165 °W 附近有正负值中心呈南北偶极子分布;NPGO 模态时间系数也有明显的准13 年年代际变化,在上世纪80 年代前冷暖位相振幅小,交替周期也短,80 年代后,其振幅明显加大,交替周期变长。1988/1989 年的气候迁移发生在NPGO 模态的冷位相最强期;海洋中的NPGO 模态是大气NPO 模态的强迫的结果,大气强迫过程是通过地面风场和海表流场作为媒介,即风生流机制将两个模态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北太平洋上中纬度西风异常驱动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异常是关键环节,而海洋中的NPGO 模态对大气NPO 模态的作用是使其负位相加强。NPO 模态和 NPGO 模态的物理联系是海气相互作用负反馈过程。
北太平洋 涡旋振荡 海气相互作用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气候模态
张立凤 吕庆平
解 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实验室,南京,21110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