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3次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及其对短临的订正作用研究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及卫星、雷达资料,结合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9 年6 月份发生在我市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次强对流天气均产生在东北冷涡稳定维持的大环流背景之下, 500hPa 为冷槽,700hPa 有冷空气堆积,850hPa 为暖中心控制或有暖平流,地面温度较高,上冷下暖形成不稳定层结;200hPa 有急流,850hPa 有风切变,地面有风辐合,为强对流发展提供动力条件。抬升指数、阵风锋、地面风辐合区对这几次强对流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强对流天气 成因分析 雷达特征 红外云图 闪电资料 临近预报

王玉杰

亳州市气象台 2368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