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极端天气之年”气候成因分析

  2010 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2010 年全球超过26 万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丧生,创下近40 年来的最惨烈纪录。本文主要从海洋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两个方面分析2010 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原因。海洋异常特征主要有:2009 年6 月至2010 年4 月,赤道太平洋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2010 年7 月又迅速进入拉尼娜状态,转变和发展速度是历次最快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有:2009/2010 年冬季北极涛动出现近60 年来最强负异常,2010 年夏季南极涛动出现1979 年有记录以来最强正异常;夏季中高纬地区出现明显的阻塞形势;受海洋的异常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10 月之前异常偏强偏西,为1951 年来极值,10 月之后迅速减弱东退;南海夏季风为1951 年以来最弱,东亚夏季风也异常偏弱。异常的海温变化和异常的极地环流引发中低纬副高和夏季风等大气环流系统的异常,间接和直接地影响温度和降水,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此外,发生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的海洋环流异常会更剧烈地影响大气环流,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北极涛动 南极涛动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

卜敏 杨弘 李荔珊

解放军61741 部队,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11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