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偏东风对北京夏季极端暴雨天气形成的作用研究

  本文通过对2006 年-2010 年北京夏季暴雨天气过程的统计分析得出,多数情况下低层(边界层)辐合系统是降水天气的启动系统,当有中高层天气系统的密切配合时,极易产生极端暴雨天气。地面(近地面层)低涡、倒槽、东高西低等的辐合作用明显强于切变线的辐合作用,对产生暴雨起着至关重要(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夏季暴雨天气过程的偏东风条件统计分析得出:低层东南风的出现及变化与地面辐合系统密切相关,可通过分析诊断偏东风(强弱、厚度的变化)变化特征,揭示低层辐合系统特征及其对产生暴雨的影响和作用。与偏东风对应的地面系统主要为:中尺度辐合线、地形切变线、东北南压的冷锋、气旋北部、低压中心、倒槽北部等。利用北京地区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三次城区局地大暴雨过程偏东风条件的演变特征,得出降水开始时间与东南风层厚度增加相对应,降雨结束与低层切变过境转为北风相对应。在降雨前期低层(900 百帕以下)存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说明北京东部、南部低层大范围东南气流具有水汽输送的作用。低层偏东风与西部、北部冷空气之间形成较强气流辐合,造成气旋式涡度增加,加强垂直上升运动,是造成北京大暴雨的重要动力作用条件。揭示局地大暴雨形成的可能机制,为暴雨预报提供实用方法和参考依据。

暴雨 偏东风 雷达风廓线 低层系统 演变特征

李青春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100089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