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空切变低涡与广西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自动气象站降雨量以及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对2010 年5 月31 日-6 月1 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切变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的高空切变底部诱发低层低涡,从桂西北向东南方向进入广西;低涡东部切变线北侧为华北高压,使得中低层在江南北部到华南东部维持偏东气流,江淮气旋难以发展,低层的辐合区维持在105°E 以西地区。(2)低涡具有下冷上暖结构,且涡度中心随着高度向西北方向倾斜;北方弱冷空气和低值系统的成串活动,可能是导致低涡系统长时间停滞不动的原因之一。(3)地面东北风与东南风的辐合线在都安—来宾之间少动,两头呈跷跷板式移动,其滞留期间与强降水发生相对应,地面辐合线是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TBB 演变表明整个降水过程先后有3 个稳定的中β、γ深对流系统发展形成持续的短历时强降水,造成来宾罕见的特强暴雨。(5)在雷达基本速度图上,中β尺度低涡前部的偏南气流中,激发出多个中γ尺度的辐合线和中气旋,与地面辐合线配合产生强降水。
高原切变线 华北冷高压 特大暴雨 中尺度特征
农孟松 黄海洪 黄明策 赵金彪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南宁 53002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