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龙卷风在豫东南区域的发生特点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东南部龙卷风发生的有关史料(1949-2008)进行调查和等级划分,结合其发生时段和地域上的特点,分析得知:相对全省而言豫东南发生龙卷风(共有29 次)的概率相对较低,占河南全省龙卷风总次数的31.18%,调查区域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比豫西山区龙卷风的发生概率还是略高一些。豫东南龙卷风发生的时段,以90 年代最多,为13 次,80 年代11 次,本世纪初4 次,其余的50、60、70 年代只有1 次记录;按年统计,发生过三次龙卷风的有1985、1986、1987、1991 和2005 年五年,发生过两次龙卷风的有1994、1995 和1997 年三年,仅发生过一次龙卷风的有1954、1980、1989、1992、1996、 1998、1999 和2001 年八年,其余年份没有发生龙卷风的记录;依发生的季节,主要在5~9 月份出现,各月相应为:6、7、12、3 和1 次,5~7 份龙卷风占豫东南全年龙卷风总次数的86.21%,可见豫东南的龙卷风在春夏之交以及盛夏时节才可能发生,但比豫西山区还是提早一个月左右。按发生的地域统计,豫东南调查区域(包含36 个县市)发生过5 次龙卷风的地方有潢川(多为F1 级)和汝南(多为F0 级)两个县(市),曾发生过4 次龙卷风的地方是固始(均为F1 级)和西平(多为F0 级)两个县(市),发生过3 此龙卷风的地方只有遂平县,发生过2 次龙卷风的地方有息县、泌阳、新蔡、确山、平舆、上蔡、叶县、漯河和郸城等九个县(市),仅发生过1 次龙卷风的有新县、光山、罗山、正阳、舞阳、舞钢、周口、商水和沈丘等九个县(市),其余13 县(市)没有发生龙卷风的相关记录。最终将调查区域内历年发生的29 次龙卷风按富士达F 等级初步划分评定为F0、F1、F2 三个等级:结果是F0 级10 次,F1 级15 次,F2 级4 次;可见在豫东南发生的龙卷风多为F0、F1 低级别的,强度不大,以F1 等级较多,F2 等级较少,并且只有在相对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如潢川、固始、汝南、西平等)才可能促生并发展成危害巨大的龙卷风。另外,龙卷风大多来去迅猛(多数10~30 分钟),又不可预测,其突发性和毁灭性决定了对其防范的难度,目前只有雷达能够捕捉到他的“近身踪影”,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和防护技巧就显得更为实际和有效。作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大型工程项目(如核电站、高层高架建筑等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大型建设项目),其选址和工程设计基准只能依据该区域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龙卷风统计分析结果,湖北、山东、山西等周边省份有过类似方面的统计和相关问题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调查和发生时段、空间、强度分级等方面的具体了解和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供大家参考。

龙卷风 发生概率 强度分级 空间分布 灾害分析

申占营 葛红梅 陈金英 李红 侯玉环 于文英

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 450003 辉县气象局,辉县 453600 新郑市气象局,新郑 451100 河南省防雷中心,郑州 450003 山东鱼台气象局,鱼台 272300 内蒙集宁气象局,集宁 0120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