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盛夏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成因分析

  本文采用LAPS中尺度局地分析模式大气,对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作天气学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分析。诊断计算包括:可降水量、层结不稳定能量、对流可降水量、水汽权重平均风速、水汽通量散度、云水、云冰总量及其通量散度、垂直速度与凝结函数降水率等。分析表明:“西南涡——切变线”系统的暴雨发生在暖湿气团与变性冷气团之间的中尺度风场辐合上升运动区,“重力波”中尺度雨团发生在层结不稳定的暖湿气团一侧。诊断计算“系统”中尺度垂直运动与凝结函数降水率场,其降水率可达到暴雨到特大暴雨,反应中尺度暴雨雨团形成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而风场中水汽通量散度,它既可致雨,又可成云,且云水、云冰通量散度辐合/辐散,分别就是它们的“正”/“负”碰并增长,反映暴雨形成的水凝物增量与暴雨的随机性和突发性。降水运动中,借助层结不稳定能量与凝结潜热释放,产生中、小尺度对流雨团,自组织雨团强迫“次级环流”还可维持更强的中、小尺度对流降水,这是“西南涡——切变线”系统造成襄樊特大暴雨之必然与偶然相统一的天气学成因。

西南涡暴雨 中尺度分析模式 降水运动诊断计算 凝结函数降水率 云冰通量散度 对流可降水量

辜旭赞 陈郁琴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430074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厦门

中文

1-1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