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次短时强对流天气探空构建初探
通过对2010 年三次短时强对流天气探空曲线的空间及时间构建,得到一组以3 小时为时间间隔、描述非探空站探空曲线的探空变化图,可以近似的反映该站的探空曲线的变化,弥补了探空站探空观测时间间隔过长以及大部分非探空站没有空间探测资料的缺憾。分析表明,通过对探空曲线的空间及时建构建的探空变化图,可以近似的反映该站的探空曲线的变化,弥补了探空站探空观测时间间隔过长以及大部分非探空站没有空间探测资料的缺憾。、经过时间、空间构建的探空资料作为短时预报的参考资料进行使用,特别是对不稳定能量的变化有较好的提示作用。2010 年三次短时强对流天气探空曲线有不同的特点:冰雹过程的探空曲线显示整层不稳定,0℃层高度较低,在600-700hPa 之间,温度线和温度露点线之间呈喇叭口状且下端比较平滑,近地面到500hPa 之间风随高度顺转且风速较大,说明有较强的暖平流;而暴雨过程构建后的探空曲线显示 650hPa 以下为稳定层结, 0℃层高度较高,在500-600hPa 之间,温度线和温度露点线之间呈喇叭口状但下端曲线不光滑。从物理量对比结果来看,构建后的探空曲线计算的表明阜新站出现冰雹前的Dm 经验估计最大雹块直径为57.6,而庄河、抚顺出现短时强降水前的Dm 经验估计最大雹块直径为2.1、7.1,因此,Dm 经验估计最大雹块直径指数可以作为判断在不稳定条件下的是否出现冰雹的重要参数;冰雹的Cape 湿对流有效位能为2089.8,抬升作用明显,BRN 粗理查逊数值为189.2,而暴雨的Cape 湿对流有效位能为1252、801.9,BRN 粗理查逊数值为40.1、26.4,存在明显差异。
短时强对流 探空构建 温度线 温度露点线
黄阁 蒋大凯 韩江文 盛永
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110016 辽宁省气象局,沈阳,110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