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灾情的青海高原雪灾标准研究
青海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条件,使雪灾成为青海高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10 月中下旬至翌年5 月上中旬,青海高原南部牧区极易出现局地或区域性的强降雪天气过程,加之气温较低,积雪难以融化,常造成大雪封山、牲畜冻死、饿死现象,发生雪灾使牧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目前,对雪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雪灾时空分布、雪灾成因、雪灾预警等方面。而对雪灾等级确定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以积雪深度大小和积雪持续时间长短为参量来确定,或者以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三项要素来反映雪灾等级。这些参量和要素都是利用气象因子来对雪灾发生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的,因此在雪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由于青海高原发生雪灾的区域均以畜牧业为主,而雪灾在牧区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牲畜死亡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单纯依据气象因子作为确定雪灾严重程度,很难客观评估雪灾的实际灾情。本文利用 1951~2008 年青海高原雪灾实际灾情资料,通过统计计算雪灾造成的牲畜死亡率,参照SPI(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同等级干旱在全部干旱中所占比例,确定了不同雪灾等级的阈值,制订了基于实际灾情的雪灾标准。研究表明:在青海高原牧区,用雪灾造成的实际牲畜死亡率来确定雪灾等级标准,评估雪灾受灾程度,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新方法。
雪灾标准 实际灾情 天气气候条件 时空分布
郭晓宁 李林 王发科 李永盛 李兵
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青海 格尔木 816000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1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1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青海 格尔木 816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