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19”山西省中南部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文章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 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18~19 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多站暴雨、2 站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 上切断低压、槽线和副高的共同影响,副高边缘不断生成和消亡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团(2 个一般对流云团和6 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包括1 个MCC 和5 个MCS)是导致暴雨大暴雨的直接系统;暴雨站点上空TBB 绝对值变化与降水变化有着较好的一致性。(2)此次降水过程,暴雨区非常分散,存在6 个中心,分别表现出典型的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特征,其分布呈现双峰、单峰、孤立单峰等多种型式,具有先沿着500hPa 引导气流向东北发展,再随着副高的撤退又东南压的特点。(3)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分析显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存在涡旋降水、切变降水、辐合降水三种类型,其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暴雨落区却与它们和副高的相对位置有关。(4)A 指数诊断揭示,高湿的气团在高不稳定层结背景下,沿副高边缘不断被抬升到高空,与来自高纬地区的强冷空气相遇,导致强降水;在对流层中、高层,转化项是涡度发展的主要因子,它使得垂直运动不断加强,成为不稳定大气的动力强迫因素。
阻塞形势 暴雨特征 对流云团 涡度转换
赵桂香 范卫东 韩龙 刘志斌
山西省气象台 太原 030006 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 太原 030002 山西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 太原 03000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3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