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致灾暴雨的天气学分析

暴雨是汉江流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因暴雨灾害损失惨重,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暴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机理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汉江流域49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诱发灾害成因和降水分布等特点将暴雨致灾过程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应用天气学原理对致灾暴雨个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致灾暴雨的天气学模型。讨论了三种类型致灾暴雨与天气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今后预报业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分析结果表明:1、 1976—2005年的30 a中汉江流域共出现致灾暴雨49次,年均出现1.6次,最多年份出现了6次,致灾暴雨最早出现在6月,最晚出现在10月,相对集中在7—9月,发生频率最高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2、根据诱发原因和降水分布特点,将暴雨致灾分为连阴雨中暴雨致灾型、局地突发性暴雨致灾型和上下游暴雨洪水叠加致灾型3种,其中绝大部分灾害的形成与连阴雨中的暴雨有关,占灾害总次数的65%,单独由上游暴雨与当地暴雨叠加引起的灾害较少,30 a中只出现5次;3、产生汉江流域致灾暴雨的大气环流形势主要划分为西南气流型、低涡切变型和低槽型3 种,其中后两种为致灾暴雨产生的主要环流形势,分别占致灾暴雨总次数的81.6%和14.3%;4、低空急流与致灾暴雨有着密切关系,70%以上的致灾暴雨有低空急流相伴,伴随低空急流,常常存在高能舌和湿舌,从南方伸向雨区上空。低层中尺度低涡、切变线和地面锋面是诱发暴雨的主要动力因子。
致灾暴雨 天气学分析 成因机理 低空急流 切变线
党红梅 周义兵 李定安 胡国玲 石明生
安康市气象局,陕西安康 725000 咸阳市气象局,陕西咸阳 712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