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08.25”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大气探测资料,结合卫星、风廓线和区域自动站等资料,以及运用上海南汇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的回波资料,对2010 年8 月25 日发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强风暴系统发生的天气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1)地面静止锋、低压倒槽内的辐合系统与高空槽前辐散场的叠置是造成此次强风暴(局地暴雨、冰雹)天气过程的主要大尺度环流背景。(2)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温、湿场配置;较长时间的逆温层存在为强对流发生区提供了大量不稳定能量。零度层和-20℃层的高度分别在4km 和400hPa 等压面高度附近,有利于冰雹的形成。800hPa 以下边界层的较强水汽辐合为强风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中低空明显的垂直风切变是形成该强风暴的转换条件。高空具有较强的辐散是该风暴的增强条件。(3)从雷达回波特征可见这是一次由多个对流单体合并加强的多单体风暴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冰雹时回波强度达到最大值(约为60dBZ)。沿高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图上可见该风暴具有明显的弱回波区和其上的强大回波垂悬以及弱回波区右侧的回波墙。强反射率因子区与降雹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低仰角的相对径向速度场上可见有正负速度对,具有明显的辐合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VIL 的最大值区(70kg/m2)与冰雹的落地基本一致。
强对流 冰雹 环流背景 雷达回波
胡艳 杜明斌 刘冬韡
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 上海市卫星遥感中心 上海 201199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