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映秀“8.13”特大泥石流气候背景分析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常规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环流特征量资料,对2010 年8 月12—14 日阿坝州东南部漩映地区连续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8.13”持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在副高异常偏强的环流背景下。过程期间,副高减弱快速东退,在500hPa 上有高原槽东移影响,700hPa 上有东南急流,水汽通道好,有利于将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暴雨区输送,并且在暴雨区形成了持续的辐合上升运动。②在700hPa 四川盆地中部到暴雨区有东南气流大风区维持、地面冷空气及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垂直环流,暴雨区就位于上升支中,在暴雨过程时,大气处于极度高能不稳定状态,上升气流伸展到150hPa。另外,地面冷空气在此次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副高减弱东退,边界层冷空气扩散进入有利于触发强对流,形成锋前暖区强对流降水。
泥石流 低空急流 气候背景分析 持续性暴雨
武敬峰 徐为进
四川省阿坝州气象局,马尔康 624000 江苏省泰州市气象局,泰州 2253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