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省性强雷暴天气的地闪特征分析
2009 年6 月26 日,浙江出现全省范围的雷暴天气,此次过程中出现的地闪频数是自2006 年闪电定位系统建立以来出现最多的一次。本文利用闪电定位的实测资料、加密雨量站的雨量实况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这一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闪以负地闪为主,负地闪广泛分布于雷电回波介于25-55dBZ 的区域内,而正闪多出现在 25-35dBZ 中;地闪多出现在回波发展和前进的一侧,且密集分布在回波的梯度最大处,强回波中心处地闪较少出现;在回波开始减弱到中心强度在35dBZ 左右之间的区域没有地闪发生。地闪频数与全省过程累积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地闪的出现及其频数的增加意味着影响某地的强对流风暴正在发展或正向本地移来,对于单站来说雨强峰值滞后于地闪频数峰值半个小时以上,对于全省累积降水量则提前1-2 小时。因此利用地闪资料可以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强降水预报提供一定的预警依据。
强雷暴天气 地闪特征 闪电定位系统 强对流风暴 短时强降水预报
潘娅英 王亚云 钱吴刚 邓霞军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杭州,310017 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杭州,310017 浙江省丽水市气象台,丽水,323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1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